来源:
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更新:
2012-01-09
浏览:
9373
字体:
大 中 小
一、发展目标
以热带果树产业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安全高效优质生产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加强科学研究和团队建设,夯实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强化技术集成,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中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性研究平台。
二、主要研究内容
1、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
2、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
将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提高选育种的针对性和效率,加快选育优良新品种。重点开展菠萝、芒果等杂交育种,解析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等手段开展诱变育种,优化性状的早期鉴定技术,创造优良种质;开发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辅助育种研究;建立部分热带果树离体再生体系,挖掘高产高抗等相关功能基因,开展转基因育种研究。
3、生理生态与栽培技术
以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为目标,从树体生长发育及其内外环境因素和人为调控措施入手,重点开展热带果品特殊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与调控研究;开展果树养分需求与利用规律研究,研发主要果树的最佳水肥耦合管理模式,建立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开展生态因子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调控研究,研发安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
4、采后生物学及贮运保鲜
针对热带水果采后成熟衰老、冷害、病害等品质劣变等关键问题,重点开展热带水果采后成熟衰老与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技术、采后病害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研发热带水果呼吸代谢和冷害控制、快速预冷和分级包装等技术,建立热带水果贮运保鲜与采后品质控制技术体系。
三、本实验室基本情况
本实验室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学重点实验室和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基础之上组建。
本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9人,其中研究员8名,副研究员11 名,博士学位研究人员16人,客座研究人员5人。
2006年来,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948项目、广东省和海南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70多项。项目经费达6000多万元。
鉴定和获奖成果20多项,其中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成果10多项;制定发布农业行业标准2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600多篇,其中国内核心刊物论文近400篇,SCI、EI、ISTP收录论文60多篇;主编或参编专著23部;申请专利20多项,授权专利12项;选育出芒果、荔枝、澳洲坚果等热带果树新品种1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