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更新:
2018-01-07
浏览:
2879
字体:
大 中 小
剑麻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生产上仍然有许多产业问题需要解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种植H.11648麻,栽培品种几十年没有更新,种植品种长期单一。剑麻以纤维利用为主(约占叶片产量5%),资源利用率低,种植业效益低。剑麻病虫害严重,新病害不断滋生,严重影响剑麻产业发展。如1970年发生剑麻斑马纹病,主要危害幼龄麻,1986年发生剑麻茎腐病,主要危害成龄麻,这“两病”的发病规律目前已较清楚,通过预防虽可大大降低发病率,但难以根治,每逢高温多雨季节均有不同程度病害发生;2002年新发生的剑麻紫色卷叶病,病原物目前尚不清楚,是近年来种植H.11648麻的最大威胁。病虫害是国内剑麻生产发展重要制约因子,抗病品种选育尤显重要。
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剑麻课题组针对产业问题重点开展剑麻种质创新和抗病高产新品种选育工作,通过剑麻种质资源收集与长期定点观测进行资源鉴定与评价,建立了基础数据库,筛选到一批优良种质;针对抗病品种选育工作,“十三五”前期,通过抗病虫种质筛选,找到了转育抗紫色卷叶病的抗原亲本:筛选到抗剑麻紫色卷叶病品系5个,并通过引种从湛江农垦引入抗剑麻紫色卷叶病品系2个;开展剑麻有性杂交育种及杂交后代鉴定评价,建立了抗病杂交后代群体,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到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3份。
2017年,剑麻课题组重点开展了剑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建立了剑麻紫色卷叶病抗性苗转录组数据库,对抗病虫基因进行分离与功能鉴定,克隆了4个抗病虫相关基因并转化剑麻;研究了剑麻纤维和剑麻皂素的生物合成,克隆了6个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和5个剑麻皂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为剑麻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另外,剑麻课题组针对剑麻资源利用率低问题开展了剑麻废渣多用途利用研究,通过剑麻叶渣青贮作饲料和用作蘑菇培育基质,或废渣生产沼气等,推进剑麻废渣循环利用。(冯文星 周文钊)